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园地->书画摄影

书画摄影

以增强党派凝聚力为核心目标  实现基层组织转型
作者:hncsmg   发布时间:2008/12/2
民革长沙市委 康镇麟
 
2007年12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南海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主要领导人座谈时强调:“必须坚持执政党建设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参政党的参政能力。”这意味着新时期参政党主要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与时俱进加强党派自身建设,二是切实提高参政党的履职能力。党派凝聚力的高低作为体现一个党派自身建设成熟与否和履职能力强弱的关键指标,其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如何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以增强党派自身凝聚力为核心目标,实现基层组织转型已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当务之急。
一、何谓党派凝聚力
1、党派凝聚力的合理界定
凝聚力本指一种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引申为一个组织或一个群体中所形成的成员对其核心信赖、依靠的向心力。党派凝聚力是指党派对党派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团结追求共同目标的力量,是党派与其成员之间心理和行为结合力、向心力的总和。党派凝聚力的形成依赖于党派领导班子的核心凝聚作用。只有班子同心才能同德、同行,才能凝聚全体成员的力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集中党派集体的政治智慧与智力优势,思维创新,工作创优,这正是参政党政治形象的集中体现,是参政党凝聚力迸发光辉的最佳反映。
2、党派凝聚力的衡量标准
一个党派是否具备凝聚力,与党派自身建设的成熟与完备,与多党合作制度下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的有效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自身建设成熟与完备促成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而凝聚力的产生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自身建设的完善与提升。另一方面,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否有效到位是衡量党派是否具有凝聚力的外在标准。履行好参政党职能,做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工作,是民主党派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检验其是否成熟和健全的基本依据。一般来讲,一个党派凝聚力的高低可以通过以下“五力”来衡量:一是向心力,即党派成员围绕党派组织而形成的外围合力;二是感召力,即党派组织对党派成员的自觉吸引力;三是活力,即党派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生机活力;四是影响力,即党派在民主政治生活、人民群众中的作用;五是执行力,即党派“参政到位,议政有效”的程度和履行民主监督的能力。
3、党派凝聚力的基层细化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健康发展的基础,其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能紧密团结所在基层组织的党员,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而努力。这种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党派基层组织的功能及作用的充分发挥来体现的。
党派基层组织是党派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民主党派组织的基本细胞,是民主党派成员参加活动、交流思想、沟通情况、联络感情、开展自我教育、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基本平台,也是团结、教育、培养成员,积极发挥组织作用的基本单位。其基层组织活动应体现参政党的特点,努力做到“三个深入”、“三个贴近”,即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深入群众;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社区,增强广大成员的凝聚力和参与热情,扩大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社会影响。
二、以增强党派凝聚力为核心目标,实现基层组织转型
2005年中共中央五号文件指出,民主党派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只有牢牢把握这三个重要方面,各级民主党派才能在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参与社会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大的作为。而基层组织作为民主党派的组织细胞,其组织建设在整个党派建设中处于最基础地位。
目前,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困难和问题,出现了以下“八难”局面:(1)班子建设难。首先,表现为核心组织力量不强,示范本领不硬;其次,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分散,又大多为兼职,难以正常开展党派工作,难以充分履行党派组织的职能;再次,部分基层组织成员老化,组织发展困难,后继无人;此外,部分新一代基层组织代表人物存在六个不够。即:在关键问题上把握形势,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不够突出;对多党合作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党派工作的实际经验不够丰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对多党合作理论方针政策不够熟悉;对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不够了解。(2)思想教育难。党派个别成员政治素质较低,履行职能意识不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成员居多,成员的政治信念日趋复杂,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在价值观念上有多样化趋势;思维方式上出现多向性等特点。因此,有些党派成员组织观念淡薄,有些党派成员因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不愿参加组织活动,不与支部联系,以至长期无法知其下落。(3)组织约束难。党派基层组织对党派成员缺乏约束力,全凭基层领导个人的人格魅力、思想品质、人际关系、组织观念来吸引党员,开展工作。(4)组织生活难。首先是党派基层组织生活没有固定活动场所,其次是活动内容往往转化为唱几首卡拉OK,跳一圈舞,喝几杯茶,吃一餐饭,存在联谊化倾向,缺乏政党的政治性和严肃性。(5)组织活动难。缺乏活动经费,没有固定场所,没有足够时间,难以有效开展基层组织活动。(6)参政议政难。由于理论研究和学习不深入、政党意识不强、组织活动不力,加之知情晓政渠道不畅,致使部分党派基层难以有效参政议政。(7)组织规范难。由于以上党派基层组织困难的制约,使得工作规范难以制定和落实。(8)单位首肯难。党派成员积极参政议政,为民生鼓与呼,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但成员所在单位往往不将其计入工作量,单位在考评时也只注重本职工作,对党派成员为党派工作付出的大量劳动都“视而不见”。
正是由于以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呈现的种种困难,使得党派基层组织的“五力”(向心力、感召力、活力、影响力、执行力)明显不强,其整体的凝聚力也因此显得差强人意,这直接导致民主党派履职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下降。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加强中共基层党组织建设时,多次重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原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同志也深刻指出:“一个组织的基层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支部就是组织的细胞,这个细胞不好、不健全,我们的组织就不可能发展得好”。同理,基层组织也是民主党派的全部工作和凝聚力的基础。笔者认为,切实增强党派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建设,着力实现基层组织的转型,已显得极其重要。其中,党派凝聚力的增强与党派基层组织的转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辩证统一。党派凝聚力的增强既是实现基层组织转型的动力,也是转型后的目的;实现基层组织转型是增强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一方面,党派凝聚力建设要求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有效的组织转型,将有助于切实解决当前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存在的“八难”问题,为其加强凝聚力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建设的转型是增强党派凝聚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基层组织的完善,促成新的转型,将极大地促进 “五力”的提升,成为党派凝聚力提升的动力源泉。
那么,如何实现转型呢?综合前文关于党派凝聚力的界定及其与基层组织建设的辩证关系,笔者认为,党派基层组织的转型应该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
1、争取中共党委政府支持
争取中共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争取基层党委政府对基层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是实现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转型的前提和基础,是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转型建设与落实的根本保障。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争取中共党委政府在坚持和完善现有政治制度与政治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对民主党派组织、政策、资金等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特邀“五大员”制度和民主党派对口联系政府部门制度,畅通民主党派知情晓政的渠道,切实帮助解决民主党派的政治待遇和担任政府实职的问题,解决各基层组织相关活动专项资金,帮助确定活动场所,支持基层组织能够自主性地开展活动,促进组织生活的经常化、制度化,形式内容的多样化,使广大成员通过组织生活有所收获、有所作为。第二、建议各级中共党委政府,尤其是县级党委政府切实学习并落实中共中央两个五号文件精神、加强统战理论与统战意识培训、增强贯彻执行统战政策的力度。可参照湖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在省委党校给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做统战理论与知识的培训经验,市政府职能局及县乡两级党政一把手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各类统战工作培训。第三、探索逐步建立基层组织专干负责制。在党派基层组织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由民主党派上级组织报同级中共党委研究决定,然后协调县(市)级统战部门探索建立基层组织专干负责制。规模达到多少才建立专干,专干编制、办公场地、经费预算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经过详细调研后出台相关实施办法,在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可以试点运行。
2、实现自身转型
自身转型是实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不但直接关系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凝聚力的提升,而且关系到基层组织全面建设乃至整个党派的兴衰。这种转型主要包括组织发展、班子建设、思想教育、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方面。
组织发展的转型
组织发展的转型包括党派成员数量增长、年龄结构、素质结构、界别特色等几个方面。
①数量增长上,均与5%的要求还有差距。根据表1来看,致公党的增长幅度已控制在5%左右,但是其他各党派均未达到5%,并相差26%--40%不等。这是各党派按着2004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要求对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把握有了正确认识的结果。同时也是没有完全理解透的结果,因为民主党派人数基数就不大,全省就30040人(截止到2008年6月),加之历史原因,各党派年龄呈老化趋势,所以今后党派可以严格按5%的增长幅度来发展,既要不超过5%,但也不能离5%相差太远。
②年龄结构上,老年化现象依然存在。截止2006年底,湖南省的民盟盟员平均年龄53.9岁,民建会员平均年龄51.3岁,农工党平均年龄47.3岁;民进2002-2006年发展会员的平均年龄为48岁;九三学社2006年底40岁以下年轻社员只占27.91%。从这些数据看出,各民主党派的年龄结构尚待进一步年轻化。
③素质结构上,存在各党派逐渐趋同现象。从2002年底及2007年底湖南各民主党派的统计来看(表2),各党派大多单一追求中高级职称结构没有变。因此,应该加强成员界别特色建设,以实现素质结构新转型。这要求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包好“两个关”。一是要把好“入口关”,首要结合本党派自身特色和属性,然后注重从岗位工作、社会工作、会务工作中多角度、多渠道发现优秀人才,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二要把好“培养关”,做好考察、培训、培养系列规划,通过长期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重点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人品上乘、业务精通的新一代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并使之脱颖而出。
表1 湖南省民主党派成员年平均净增率(%)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2002年底
4.1
3.4
3.9
3.8
4.9
13.1
4.8
2007年底
3.6
3.7
3.5
3.0
3.5
5.3
3.3
 
表2 湖南省民主党派新成员中高级职称比例(%)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2002年底
65.4
87.2
60.8
62.5
92.3
74.0
97.8
2007年底
60.8
84.1
61.7
85.4
93.2
84.7
97.3
(以上表格数据均来源于湖南省委统战部党派处)
领导班子的转型
基层组织的特殊性决定了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关键地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大多数是兼职,他们既有繁忙的本职工作,又要对民主党派的工作进行研究、决策和部署。如果没有一个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热爱党派工作的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就是一句空话。
要实现领导班子的转型,第一、选配好基层组织负责人。除了重视政治素质因素外,还应着重考虑热心党务工作、有奉献精神、有参政议政能力、有组织领导能力,有代表性、人品好、人缘好、形象好、年轻等诸多因素。同时其须努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要把握好各基层组织发展方向,按照党派章程或者相关基层组织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围绕参政党的职能制定工作计划,健全组织生活;二要加强各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鼓励党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好本职工作;三要善于策划组织生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四要胸襟宽广、乐于奉献、顾全大局,善于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党员,维护党员的合法权益;五要主动加强与所属区委统战部及所属地方党委的沟通联系,取得当地党委组织的理解支持,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好基层组织工作。
第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树立“兼职不等于兼顾”的理念。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一般是兼职,有繁忙的本职工作,党派职务是“兼职”,但作为领导班子必须担负起基层组织正常运行与发展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当选为基层领导班子成员起,党务工作是“正职”工作,是事业,不可简单视为“兼顾”。
第三、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班子培养教育制度。要明确目标,讲究实效,加强思想建设。通过统战部门牵头,与市、县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联系,定期举办基层组织负责人和中青年干部初级、中级学习班,对基层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有计划培训。引导成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统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政治责任感,使他们不仅本职工作出色,而且成为党派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优秀党务工作者。
思想建设的转型
目前,思想建设工作在党派基层组织工作中遭遇不少困惑:缺乏教材,教育没有理论性和系统性;成员分散,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力量不足,兼职领导无暇顾及;经费缺乏,思想政治工作无力开展;缺乏新意,不能对成员形成吸引力;效果不佳,不能适应组织发展新形势,等等。这为基层组织的全面建设造成不小阻碍,应该及时加以转型,关键在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转型。
第一、教育内容的转型。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对各民主党派自身性质、地位、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社会作用等方面的系统阐述和总结,对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任务、途径、方法的系统介绍和总结,对自身党派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和光荣传统、历史贡献的系统讲解和总结,等等。在对全体党派成员的教育中,尤其应该进行“强化政党意识”教育:第一、科学引导党派成员为本党派的上级组织提供建设性意见,即通过自下而上的组织体系,将基层广大成员的意见、建议、看法收集起来,加以整理,提供给上级组织,作为参政议政的内容。第二、积极督促党派成员为本单位、本系统的工作和发展积极地提供建议和意见。第三、多途径探索和实践民主监督方法。除了通过人大、政协、对口联系与特约人员、书面意见等常规意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外;还可以探索聘请中共党委、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党派特约研究员来扩大知情晓政的渠道,同时也扩大了可监督信息来源;探索以“独立政策研究”为民主监督新的介入点,将拘泥于对具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转变为对政府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价值评判,将自己超脱为评判者和献疑者的地位。比如,民革党员李志员律师提出了关于审查《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聘用人员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事项的通告》的申请、关于审查《关于加强市区咪表泊车管理的通告》的申请。
第二、教育方法的转型。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实效。可不定期举办理论研讨会,就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学习研讨;可举办反映多党合作历史、反映自身建设成果的图片展览;通过内部简报、媒体宣传党内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邀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当地政府领导、教授学者作重要会议精神传达报告、行政工作通报和政治学术报告;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激发成员的政治热情,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切实提高政治素质,引导党派成员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深化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组织体系的转型
组织体系的转型包括组织形式的与时俱进、组织生活的规范创新、组织沟通的有效完善等三个方面。
①组织形式的与时俱进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城市管理逐步走向“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越来越多的民主党派成员在社区安家落户,这种群集效应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向社区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趋势,也是探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设置应由以党员所在单位设立支部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块”为主、区域管理的模式,使基层组织向“区域化、社区化、综合化”发展。
②组织生活的规范创新
在具体组织活动的开展上,我们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规范组织生活。组织生活宜落实“六有制度”:即年初有计划,年内有活动,学习有材料,工作有创新,活动有记录,年终有总结。在落实“六有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做好“四个结合”:即与民主党派上级组织布置的任务和要求相结合;与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任务相结合;与党派成员关心的问题相结合;与党派的特色和成员的专长相结合。此外,对有条件的基层组织进行达标评估,并对优秀组织进行相关表彰,促进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逐步健全基层组织生活机制。如民革长沙市委为进一步规范支部工作,2006年在深入基层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支部工作手册》,2007年初将《手册》发至每个支部,要求支部做好一年有关活动、参政议政、收取党费等方面的详细记录,年底交市委会,作为支部评先考核的依据,使基层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第二、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基层组织更加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如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共同开展活动,基层横向交流活动,开展跨地区的联谊活动等。力求做到组织生活制度化,活动形式多样化,使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活力均能得到极大提高。
③组织沟通的有效完善
党派上级组织与基层组织积极主动和县(市)级中共统战部门、基层单位党组织及对口联系单位等基层党政部门的密切联系与交流,营造互相配合,愉快合作共事的和谐环境,从而推动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具体包括:一是民主党派上级地方组织到基层党政部门不定期上门走访,交流基层支部和成员的工作情况与思想动态,交流党务工作,并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二是经常邀基层党政领导参加民主党派市委或支部的组织活动;三是向基层党政部门赠送民主党派自办刊物资料等。这就需要民主党派上下级之间制定规章、完善制度、变通方法,稳步有序地实现党派组织的新沟通,以谋求党派新进步,达到党派新发展。
(5)工作机制的转型
党派基层组织运行的原有许多工作机制和方法为党派取得的现有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不断进行先进性教育和执政能力的提升,作为参政党也要把握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党派相关工作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内部监督机制新模式,为实现基层组织成功转型“保驾护航”。
①建立健全相关工作运行机制
党派工作运行机制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和命题,笔者无法用一段简单的文字来阐述清楚,但是笔者从党务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有健全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和学习制度、日常工作运行制度外,还有赖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并实施好《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制度》。一方面加大机关专职党务工作者学习培训力度和下基层指导力度,及时把上级组织意图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要求传达、释疑并督促落实,同时要结合基层组织的不同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分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提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还可以逐步建立《地市级党派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制度》。另一方面,建立问责制,把对所联系的基层组织目标考核、评先创优与机关专职党务工作者的绩效考核挂钩,让党务工作者更好服务基层、更好帮助基层组织提升履职能力。
第二、建立健全《干部培养和选拔任用制度》(含选拔任用标准、民主推荐、测评、公示、选举和任用办法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制度(含推荐名额分配和产生办法、推荐标准等)。从根本上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使党派成员的培养和推荐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杜绝不良现象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整个党派凝聚力的提升。
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前文中所谈到的“八难”局面,所以党派工作开展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党员不仅需要高尚的情操、充沛的精力、敬业的理念、家人的支持,而且更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因此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非常必要,虽不是对等的回报,但对精神的鼓励和士气的提升非常有益处。除了应该建立相应的业绩考核、参政议政奖励、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等制度,还要积极探索从以下两方面来激励成员:
第一、为党派优秀代表人士“蓄能”。(优秀代表人士无疑为基层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积极参与参政议政及民主监督的成员等有代表性人士)对党派优秀代表,实行动态管理,对其采取岗位训练与脱产学习相结合,本地培训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等多种“蓄能”方式。
第二、为党派优秀代表人士“搭台”。为党外优秀代表提供各种锻炼机会,在党内压担子、给任务,对中共统战部门与其所在单位组织领导积极推荐,坚持成熟一个推荐一个,使用一个,大胆提拔德才兼备又符合任职条件的优秀代表,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帮助支持,生活上关心照顾。
③建立健全党派内部民主监督机制
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是依照法律法规和各民主党派自身章程开展的以批评和建议为主要方式的一种监督,也属于政治民主监督范畴。与执政党已经建立起党内外的监督机制相比,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章程中还没有明确的监督机制和专门的监督机构。为更好地推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增强党派凝聚力,有必要从以下及方面着手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
第一、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党派内部并不是没有民主集中制,但在实践中存在屡有违反这一原则事实。若要保障好党派各级组织及其成员的民主监督权力,就需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常委会向全会述职报告和接受监督制度、基层领导班子向所在基层全体党员负责和接受监督制度等。
第二、建立健全监督规章制度。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内部监督难以操作。各民主党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应尽快制定出《党派内部监督制度》,同时配套制定若干专项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述职、评议制度,干部岗位责任制度,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等。
第三、逐步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专门的监督机构是民主党派内部监督的组织保证。但各民主党派成员人数不多,无须层层设置,这需要经过一定调研工作,结合各党派实际,逐步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各级组织和领导成员进行政治监督、违法监督、工作监督;接受、调查并处理基层组织和成员的各种申诉、意见、问题反映,保障其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等。比如民革深圳市委有个专门的监察工作委员会,其职责是:党员纪律检查、作风建设;党员维权工作;党内、外民主监督工作;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通过以上转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将得到极大提高,党派基层的履职能力也将极大提升,会极大增强党派凝聚力,进一步促进党派自身“五力”作用的充分发挥:整个党派成员将紧紧围绕在组织周围,组织也将给党派成员以前所未有的吸引力;整个党派的活动开展将丰富多彩、活力盎然;党派在民主政治生活、人民群众中的作用也将得到较好彰显;党派成员真正实践“参政到位,议政有效”;党派成员达到“人人都是参政议政员、人人都是民主监督员、人人都是社会服务员”的新局面;必然促使整个党派的发展蒸蒸日上,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
上一页:民革长沙市委2008年度工作获省委表彰
下一页:继承传统  坚定信念努力开创民革工作新局面—民革长沙市委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总结
    
版权所有:民革长沙市委员会主办 湘ICP备14008477号 技术支持: 索天信息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255号民主党派大楼4楼 邮编:410002 电话:0731-85112343 85111596 传真:0731-85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