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朱建军主委赴开福区调研 再推秀峰山抗战烈士陵园建设
作者:开福区工委   发布时间:2015/4/20 9:51:40


        2015年4月16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长沙市委主委朱建军、专职副主委陈慧一行来到开福区,调研长沙会战秀峰山阻击战烈士陵园重建工作。开福区政协副主席刘永红、党组副书记邓毅芳、秘书长李劲松、民革开福区工委主委廖耀群、社会服务部部长黄嘉杰、长沙城建投资公司、金霞经济开发区、秀峰街道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实地考察秀峰山公园,就陵园重建选址及规划进行了初步讨论。朱主委希望通过市区共同努力,能够促成陵园重建工作尽快启动,以迎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的到来。

 

 

 

 

 

      附:长沙会战之捞刀河秀峰山阻击战介绍

  捞刀河位于长沙市北部,湘江东岸,浏阳河流经这里注入湘江,京广铁路经此,三面环水、一面傍山,地势险要,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关云长经过这里攻入长沙,他那柄青龙偃月刀不慎失落浏阳河中,就是从这里捞起的,捞刀河因而得名。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将士坚守长沙城垣,英勇抗击敌人的重兵进犯,在这里用血肉之躯写下了悲壮的一页。1941年底,日寇侵华军第3次进犯长沙。12月2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三港嘴、筻口、八仙渡等处强渡新墙河,与我第27集团军之第20军展开了激战。26日,占领黄沙街、大荆街之敌进逼汨罗江,与我第99军、第37军激战。入夜,敌从河夹塘、归义、浯口等处又强渡汨罗江。27、28日我汨罗镇、长乐等地陷入敌手。29日,敌军进犯新开市、班超庙等地,分数路直取长沙。30日,日军由丰岛房太郎率领的右路军第3师团沿粤汉路杨桥、桥驿、霞凝等地猛扑捞刀河;由神田正郎率领的中路军第6师团,沿长岳古道的李家塅、范家坊、青山铺、安沙、水渡河、洪山庙等地进抵捞刀河北岸,两路共约4万兵力,企图跨越捞刀河扑向省城。

 

 

  我坚守捞刀河阵地的主力部队,是夏楚中所部第79军第98师官兵。“八•一三事变” 后,第98师参加松沪抗战,因作战有功,将其扩充为第79军,夏楚中升任军长,王甲本任98师师长。该师于12月26日奉命由常德出发,28日抵望城坡集结待命。是日下午7时,师长王甲本将军驱车前往岳麓山第9战区司令部报到,薛岳长官委王为长沙外围指挥官,以第98师固守捞刀河、霞凝港一线,担负阻击任务。王当晚返回望城坡驻地,鉴于情况紧急,立即召集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薛长官的命令,并作战斗部署:命侦察连加强前线侦察;命副官主任张汉率领工兵连火速赴霞凝港作渡江准备;以马登云之第293团渡江后为捞刀河右地区队,占领半永久性既设工事阵地;第294团为左地区队,渡江后进入霞凝港附近,占领所设工事阵地;王卓如之第292团为师预备队,渡江后进入捞刀河附近阵地。翌日拂晓前,全师渡江完毕,部队分别进入阵地,做好战斗准备。29日中午,王亲临第293团阵地视察,并命令增设潜伏工事,构筑交通壕,构成交叉火力网,作纵深配备。30日午夜,据侦察连报告,敌先头部队已越过三姊桥、高家坊、杨桥,正向长沙方向疾进;友军第20军已向罗家大山转进。王立即向战区指挥所报告这一情况。31日晨,薛岳电话指令王甲本亲率一个加强团,立即迎击当面进犯的敌人,迟滞敌军进攻行动,以待我方主力部队加强城区布防。王奉命即传令调整部署,以预备队第292团为基干,从师直属队中分出一个通讯排、另一个无线电班加强该团,命第1营为前卫营,迅速渡过水渡河,沿高岭至洪山庙大道之左侧山地搜索攻击前进,团主力部队以战备态势随后跟进,师前进指挥所亦随团行动。10时,前卫营于洪山庙发北山地与敌军遭遇,展开了激战。我主力部队这时正进入苏家坨开阔地带,遇九架敌机投弹扫射,一时无法隐蔽,我方伤亡惨重,跟随王师长的译电员以身殉国。当战斗十分激烈时,王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和督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当他发现廖家渡左侧高地已有一股敌军抢先占领时,对我十分不利,当即命令王卓如团长率部进行强攻,将敌人击退,才使我方阵地转危为安。是夜10时许,得悉敌第6师团松本之第1部已发起向捞刀河攻击,王师长果断地放弃当面之敌,以一个营为掩护,全团利用夜幕返回捞刀河阵地,增援战斗。又令师部参谋钟旭带领人员便服前往罗家大山与第20军联络,钟在行进途中得悉友军已经转移,又于杨桥一带发现有敌军骡马部队及骑兵行动。钟于次日拂晓前返回捞刀河师指挥所,报告了情况,王师长传令各部队坚守阵地,严阵以待。

  1942年1月1日,捞刀河战役打响,敌军的飞机从空中向我阵地疯狂轰炸和扫射,炮弹像雨点般朝我方倾泻,我守军也以猛烈的炮火还击,激战至下午5时,敌不顾大量死伤,仍不断增援,数度发起猛攻,但在我坚强阻击下,均未得逞。相持至翌日晨,敌一部突破了捞刀河左侧阵地,我预备队第292团集中火力反攻,又夺回阵地。战斗十分惨烈,黄昏前,敌一个中队冒死接近我主阵地之右侧鹅羊山高地(秀峰山),被警卫部队一阵猛烈扫射,将其击退,但电话线路已遭破坏,战况于我不利,师指挥所向母山转移。由于我军处于背水作战,北东南已为敌军所陷,大江西横,后撤时,部队争挤舟船西渡;时值寒冬,不少士兵泅渡时,多有溺死于江中。此次战役,敌我双方均伤亡惨重,打扫战场时,我军官佐、士兵阵亡在册的逾千人,而敌人亦遗尸累累,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第3次长沙会战之捞刀河战役,由于王甲本将军率部顽强阻击,延缓了敌军进犯长沙的日程,有利于战区在城区集结重兵布防。敌军入城后,遭到了我第10军的沉重打击,陷入四面合围之中。1月5日,敌酋陈南惟畿下令全面撤退。第3次长沙会战,敌人以惨败而告终,我各路大军纷纷尾追和截击,把敌军驱赶到新墙河以此。会战结束后,战区召开了作战检讨会,王甲本所部第98师功绩卓著,以“硬仗将军王甲本”的评语,受到了上级嘉勉,并升任第97军军长。

  为了纪念这次战役为国捐躯的上千名阵亡将士,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冬,国民党当局集资在捞刀河北岸修建卫座陵园,地址选在观音堂山坡上,这里属今开福区霞凝乡戴家河村,陵园背倚秀峰山,前有京广铁路穿越,后有宽阔的湘江,气势磅礴,环境优美。矗立在前面的纪念坊雄伟、庄严,是用青砖砌成的三孔圆拱门楼,正门上访,嵌入“是为国殇”的四个泊金大字,里面是“能捍大患”,为王甲本将军题词。进门后即烈士墓地,全长120米,底宽80米,随着山势呈锥形向上延伸。当战役结束后,集中起来的烈士遗体,是用木板钉成匣子装着,一排一排地安葬在这里,陵园则是以后才兴建的。陵园中间,有一座青砖四柱亭,亭子正中竖前一块大石碑,撰文刊刻了此次战役的概况和排列着阵亡将士姓名,资人凭吊。陵园顶端,是一座用花岗石砌成的烈士纪念塔,塔顶安放着石刻的国民党党徽;寝陵两旁,栽植常青松柏,陪伴烈士长眠地下。沿着陵园的后山登上秀峰山顶,可以极目长沙古城,一览无余。正是为了保卫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官兵们才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遗憾的是,在1958年大办水利和1959年修建京广复线工程时,将陵园全部拆毁了,陵园石料移作建筑材料。虽然遗址处已难辨踪迹,但烈士英名永垂青史!

 

王甲本,1901年秋出生,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在抗日战争中捐躯,追晋为上将

 

        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主力一部企图在长沙附近磨盘州偷偷渡河撤退,被我军发觉。王甲本将军亲率其属下第二九四团全体官兵迅速奔袭,在磨盘山北岸建立起防御工事,阻击日军。敌人向我方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进攻,王甲本身先士卒,率官兵与日军浴血奋战,激战30余小时。敌我双方短兵相接,不时发生肉搏战。王将军指挥若定,全体官兵团结一致,共同杀敌,这一仗共毙伤敌千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为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第三次长沙会战,王甲本将军担任长沙外围守备指挥官。他在整个会战期间,日夜战斗在指挥所中,并亲自巡视阵地,详细了解前线战斗局势的发展和部队的伤亡、士气等情况,适时地作出了正确的兵力调整。他命第九十八师固守霞凝港、捞刀河一线,不久,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支持下进攻王部阵地,并派出有力部队偷袭阵地右侧,想一举突破我部阵地。形势万分危急,王甲本将军接到战区长官部的电话命令,亲自率领第二九二团从侧翼攻击日军,迟滞日军行动,阻止日军突破防线,以待主力集结长沙布防,消灭日军。在王甲本率领部队攻击前进的过程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敌机9架不断对我战斗队形进行狂轰滥炸,王将军不避艰险,亲自指挥战斗,命令第二九二团团长率两个营全线强占两侧制高点,坚决阻击进袭的日军。在王将军的正确指挥和其杀敌报国勇气的鼓舞下,全体将士誓死坚守阵地,仅凭借临时挖掘的简易工事和劣势的装备,使敌人寸步难行。深夜,王甲本得悉日军改变策略向我捞刀河主阵地加强攻击的敌情后,他果断地命令第二九二团只留下一个营担任阵地右侧掩护任务,主力迅速返回捞刀河指挥所一线,作增援战斗准备。日军主力数万之众,向我捞刀河主阵地数次猛攻,王部兵力处于劣势,但在王将军的适时调动厂,凭着坚固的阵地以及岳麓山炮火的支持和全体官兵的杀敌斗志,激战了两天三夜,我主阵地巍然不动,日军遗尸遍野,伤亡甚众,已成强弩之未,只得狼狈撤退。在战区长官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军展开追击,王甲本将军又率第二九四团奋勇出击,猛追败退的日军直至汨罗江北岸,杀敌无数,缴获甚多。后在战区作战总结会上,王甲本军长因杀敌报国而立功受奖,并得到“硬仗将军王甲本”的光荣称号,受到全军的普遍赞扬。

        1944年8月8日,衡阳城经过40余天激战终于沦于敌手。王甲本将军奉令率第七十九军从衡阳外围西渡地区迅速向南转进到湘南东安冷水滩和芦洪市一线阻击日军,屏障我广西大后方的安全。王将军率部奔袭300里,赶到指定地点集结待命。

        从9月1日起,日军沿湘桂铁路两侧发动钳形攻势,与驻守在冷水滩一线的我第七十九军展开激烈战斗。9月6日,王甲本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带领军部直属部队进驻东安县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这时全线战事异常激烈,各阵地不时报警。9月7日拂晓,日军便衣部队向第七十九军军部准备进行袭击,王甲本将军当机立断,决定军部立即向西转移命令警卫营加强警戒,其他各部递次出发,然后他亲自率领军部手枪排在前开路。当他率部行至山口铺大树脚附近时,不期正与日军部队遭遇,双方立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王甲本将军鼓励士兵沉着射击,宁死不当俘虏,但由于寡不敌众,我方士兵又仅有手枪等短程武器,手枪排士兵不久就全部壮烈殉国。当日军逼近王甲本将军时,他拼死战斗,用手枪击毙几名日军,又赤手空拳与日军肉搏。他的头部、胸、颈都被敌刀砍伤,两手血肉模糊,最后被敌人刺刀刺中腹部,壮烈牺牲。

 

上一页:民革中央宣传部关于继续组织好“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的通知
下一页:民革长沙市第一医院总支清明祭扫陈明仁将军墓
    
版权所有:民革长沙市委员会主办 湘ICP备14008477号 技术支持: 索天信息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255号民主党派大楼4楼 邮编:410002 电话:0731-85112343 85111596 传真:0731-85111127